對于本田來說確實有些尷尬,CBR1000RR SP跑車在阿普利亞(Aprilia)、寶馬、杜卡迪、川崎以及雅馬哈面前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優勢,后者旗下的車型甚至有更多更新的裝備。為了給本田一個公平的機會,這次的試駕活動只是選擇了CBR1000RR SP進行單車試駕,以免與對手們的裝備相比會影響我們的評價。

說實話,競爭對手們的裝備也并非多么高端,而是這個級別的主流裝備,因此不得不承認這輛CBR1000RR SP的配置是有些落伍了,沒有駕駛模式選擇,沒有牽引力控制,沒有起步控制等等,對于一款跑車來說這些裝備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本田這輛跑車在啟動之后除了掛檔走人之外還真的沒有什么需要設定的。不過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CBR1000RR SP也成為了高手才能駕馭的車型,要知道少了很多輔助設備對于新手來說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們曾經測試過非SP版的CBR1000車型,這臺四缸發動機在10,400rpm時能夠爆發出144.3馬力的最大功率,在7,500rpm時能夠達到101N·m的峰值扭矩。這輛CBR1000RR SP車型升級了活塞、進排氣等,因此動力性能相比標準版車型會有更好。盡管沒有流行的TC(牽引力控制)等裝備,但我對自己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憑借大腦和肢體已然能夠讓這臺SP車型開足馬力。

43mm的全段可調Ohlins倒置前叉和TTX系列避震是這款SP最大的看點之一,這套避震可以說真的無可挑剔,尤其是在賽道上的表現更是讓我滿意。從上次試駕CBR1000的時候,本田就對這款車型的坐姿進行了細微的調整,腳踏的位置后移了10mm,這個改變對舒適性并沒有什么提升,而是對車子在彎道中的壓彎有一些幫助。坐墊的感覺還是那么的硬,或許是競爭對手們的坐墊設計的太過柔軟。

CBR系列車型雖然沒有太多現金的電子輔助設備,但本田這套滑動式離合對于車手的駕駛很有幫助,尤其是在賽道激進的駕駛時能夠有效防止偶然出現的快松離合帶來的闖動,讓駕駛更加舒暢。

對于公升級跑車玩家來說,本田2015款CBR1000RR SP或者說是非SP版本的CBR1000可能是最后一款幾乎沒有過多電子輔助設備的車型,可謂是原始的簡單粗暴。17,299美元的售價確實要比雅馬哈R1更貴,但相比新款RC213V-S超過18萬美元的售價便宜了不少,18萬換來的只是60馬力。


說實話,競爭對手們的裝備也并非多么高端,而是這個級別的主流裝備,因此不得不承認這輛CBR1000RR SP的配置是有些落伍了,沒有駕駛模式選擇,沒有牽引力控制,沒有起步控制等等,對于一款跑車來說這些裝備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本田這輛跑車在啟動之后除了掛檔走人之外還真的沒有什么需要設定的。不過這正是因為這個原因,CBR1000RR SP也成為了高手才能駕馭的車型,要知道少了很多輔助設備對于新手來說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們曾經測試過非SP版的CBR1000車型,這臺四缸發動機在10,400rpm時能夠爆發出144.3馬力的最大功率,在7,500rpm時能夠達到101N·m的峰值扭矩。這輛CBR1000RR SP車型升級了活塞、進排氣等,因此動力性能相比標準版車型會有更好。盡管沒有流行的TC(牽引力控制)等裝備,但我對自己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憑借大腦和肢體已然能夠讓這臺SP車型開足馬力。

43mm的全段可調Ohlins倒置前叉和TTX系列避震是這款SP最大的看點之一,這套避震可以說真的無可挑剔,尤其是在賽道上的表現更是讓我滿意。從上次試駕CBR1000的時候,本田就對這款車型的坐姿進行了細微的調整,腳踏的位置后移了10mm,這個改變對舒適性并沒有什么提升,而是對車子在彎道中的壓彎有一些幫助。坐墊的感覺還是那么的硬,或許是競爭對手們的坐墊設計的太過柔軟。

CBR系列車型雖然沒有太多現金的電子輔助設備,但本田這套滑動式離合對于車手的駕駛很有幫助,尤其是在賽道激進的駕駛時能夠有效防止偶然出現的快松離合帶來的闖動,讓駕駛更加舒暢。

對于公升級跑車玩家來說,本田2015款CBR1000RR SP或者說是非SP版本的CBR1000可能是最后一款幾乎沒有過多電子輔助設備的車型,可謂是原始的簡單粗暴。17,299美元的售價確實要比雅馬哈R1更貴,但相比新款RC213V-S超過18萬美元的售價便宜了不少,18萬換來的只是60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