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PK
盡管都是1000cc的超級跑車,但無論杜卡迪還是雅馬哈,都顯得異常緊湊,成為掃彎神器。PanigaleS的油箱比較狹窄,但是R1的軸距更短,軸距只有1405mm,而杜卡迪是1437mm;轉向幾何設置都很敏銳,后傾角/拖曳距分別是24o/102 mm和24°/96 mm;把手基本相同,儀表盤和時鐘的位置就布置在你的鼻子下,這是讓有助于騎手專注駕駛的位置。
最大的不同是,Panigale S擁有更高規格的懸掛系統。

R1武裝了全新設計的車架,標配了性能一流、完全可調的倒立式前叉+單筒減震器,再次提升了攻彎性能。但是,Panigale S勝出一籌,因為杜卡迪采用了奧林斯NIX30倒叉+TTX36單筒減震器——這是一套善解人意的半主動懸掛系統,能夠根據騎手動作而持續調整阻尼。這套懸掛系統能夠理解騎手的動作和意圖。比如,當你加速時,它的阻尼設置自動調整到與加速相匹配;剎車時,又馬上調整到適應剎車狀態;攻彎時,則迅速設置成與過彎相對應的阻尼。

作為既能公路飆馳又要賽道競技的超跑,剎車要求近乎苛刻。當然,對于這兩位最熱門的超跑明星而言,這點不會讓人失望。不過,由于標準版R1沒有半主動懸掛系統,因此在逼近彎道猛烈剎車時,感覺前端有些偏軟,哪怕是我們增加了前叉的預載。另外,雅馬哈盡管標配了用于防止后輪不穩跳動的滑動式離合器,盡管安裝了一體化剎車以增強制動時的穩定性,但還是出現了幾次激進降擋導致后輪被鎖的跡象。
杜卡迪擁有更先進精密的半主動懸掛系統,以及電子控制的轉向阻尼器,這就獲得了底盤更穩定的優勢。同時,Panigale S擁有滑動式離合器、發動機剎車控制和油門自動切斷裝置,因此,在逼近彎道猛烈剎車時,杜卡迪很少出現后輪被鎖死的情況。

美玉微瑕
對于這些脾氣火爆的超級跑車,無論R1還是杜卡迪,在城市里跑都會很快發熱。R1的發動機溫度曾經一度達到109度,而且我只是多等了幾個紅綠燈,并沒有被城市擁擠交通堵太久,天氣溫暖但并不炎熱。
杜卡迪更糟糕,發熱比雅馬哈還厲害。我從A1公路駕駛到位于英國哈默史密斯的辦公室,這段路程約16公里,用時約20分鐘,但是當我抵達時,發動機的溫度達到了107度。盡管就數值而言,杜卡迪溫度不像雅馬哈那么高,但是此時雅馬哈的風扇已經啟動并開始讓溫度下降,可是杜卡迪的溫度還在升高,而且2只警告燈已經亮起,其中1只顯示發動機過熱,而另外1只則提醒“風扇”。事后我們詢問杜卡迪,當“風扇”警告燈亮起時,是否意味著風扇仍未啟用,但是杜卡迪并未就此給我們滿意的解釋。
R1還有不少小性子。不知何故,R1著車較慢。按下啟動電鈕,電機需要轉上好幾秒,發動機才能著火;離合器嚙合時感覺比較模糊,你微擰油門,放開離合器桿,離合器嚙合時沒有多少的反饋信息。座位也設置比較高,平均身高的騎手只有踮起腳尖,才能勉強雙腳夠著地,這讓騎手在慢速駕駛時感覺不夠方便。盡管Panigale S的座高也不低,但相對R1來說會好一些。
按下啟動電鈕,R1要等電機運轉好幾秒鐘才能著車

但是,R1這些小性子仍然能夠讓人容忍,因為它還擁有討人喜歡的細節。比如在賽道測試時,好幾位騎手都贊揚R1聲浪很有魅力;相形之下,杜卡迪排氣管發出來的更像是噪音。同時,R1還安裝了可方便折疊的后視鏡,賽道競技時可以幫助減少風阻;2014年的Panigale1199也裝有折疊式后視鏡,但由于某些原因,最新一代的1299 Panigale S反而沒有。
R1的可折疊式后視鏡,在賽道上很實用

杜卡迪儀表盤就在騎手鼻子下

比較優勢
★彎道特點
杜卡迪和雅馬哈都很苗條很緊湊,設計得都很適合快速攻彎。它們的轉向集合設置都很激進,無論是賽道競技,還是公路上快速過彎,都很理想。
比較而言,杜卡迪總體上非常優秀,強橫的扭矩,讓你從出彎后火箭般奔向下一個彎道,存在問題是低轉速時感覺生硬一些。這點正是R1的強項,R1在全轉速范圍內都很酣暢,特別是在低轉速時表現得比杜卡迪更好、更流暢。
兩臺超跑都配置了出色的電子輔助系統,允許騎手進入彎道之后就敢擰動油門,而且感覺很自信!單輪行駛控制系統讓騎手解除后顧之憂,可在任何擋位、任何轉速猛擰油門。略微不足的是,R1在轉速接近紅線時換擋,感覺車頭有點顫抖。


★駕駛姿勢
兩只野獸都很輕,特別是跑起來之后很輕盈。杜卡迪的中段很苗條,便于騎手雙膝緊緊夾住;相對來說,雅馬哈略寬一些,但同樣構成極佳的攻擊姿勢,操縱起來不像1000cc而像是600cc!
杜卡迪的前導流罩較低,在賽道上,騎手能明顯感覺暴風沖擊肩膀。R1的前導流罩更高更寬些,風擋同樣更大些,高速防風保護效果好得多。盡管如此,R1同樣顯得很緊湊,坐上之后,讓騎手產生類似RV500之感!
★奔跑能力
趴在杜卡迪上,由于生猛的動力,你會感覺跑得比雅馬哈更快,但其實這只是個錯覺——真相是,綜合來說R1更加平順流暢,整段路跑下來,R1反而更快!趴在R1身上,你會感覺駕駛并不是全部,它還給騎手留出更多的時間,思考何時傾斜、何時換擋、何時加速……
比賽模式下,R1在8000rpm以上時引爆高潮

猛烈的動力,導致杜卡迪后胎過渡磨損

結論
是的,杜卡迪洋溢著獨特的意大利風情,優雅,流暢,別致,加速非常快。而且,杜卡迪輻射處強烈的賽車魅力,奧林斯半主動懸掛系統、超水平的布倫堡剎車、能升能降的快速換檔系統等,給你更多的比賽感覺。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不但是賽車血統、猛烈加速、激進攻彎,而且還要公路的柔順流暢,想要賽道和公路的整體綜合實力的話,那應該是R1而不是Panigale S。此前,我們提出過疑問,Panigale S是否值得比R1貴5800英鎊。最終,就我們的比較測試而言,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是不值得的。當然,這一結論并不適用所有騎手,理由很簡單:一是有的騎手水平很高,追求競技的極致性能;二是有的騎手并不在意實用的性價比,而在意于賽車的感覺!

盡管都是1000cc的超級跑車,但無論杜卡迪還是雅馬哈,都顯得異常緊湊,成為掃彎神器。PanigaleS的油箱比較狹窄,但是R1的軸距更短,軸距只有1405mm,而杜卡迪是1437mm;轉向幾何設置都很敏銳,后傾角/拖曳距分別是24o/102 mm和24°/96 mm;把手基本相同,儀表盤和時鐘的位置就布置在你的鼻子下,這是讓有助于騎手專注駕駛的位置。
最大的不同是,Panigale S擁有更高規格的懸掛系統。

R1武裝了全新設計的車架,標配了性能一流、完全可調的倒立式前叉+單筒減震器,再次提升了攻彎性能。但是,Panigale S勝出一籌,因為杜卡迪采用了奧林斯NIX30倒叉+TTX36單筒減震器——這是一套善解人意的半主動懸掛系統,能夠根據騎手動作而持續調整阻尼。這套懸掛系統能夠理解騎手的動作和意圖。比如,當你加速時,它的阻尼設置自動調整到與加速相匹配;剎車時,又馬上調整到適應剎車狀態;攻彎時,則迅速設置成與過彎相對應的阻尼。

作為既能公路飆馳又要賽道競技的超跑,剎車要求近乎苛刻。當然,對于這兩位最熱門的超跑明星而言,這點不會讓人失望。不過,由于標準版R1沒有半主動懸掛系統,因此在逼近彎道猛烈剎車時,感覺前端有些偏軟,哪怕是我們增加了前叉的預載。另外,雅馬哈盡管標配了用于防止后輪不穩跳動的滑動式離合器,盡管安裝了一體化剎車以增強制動時的穩定性,但還是出現了幾次激進降擋導致后輪被鎖的跡象。
杜卡迪擁有更先進精密的半主動懸掛系統,以及電子控制的轉向阻尼器,這就獲得了底盤更穩定的優勢。同時,Panigale S擁有滑動式離合器、發動機剎車控制和油門自動切斷裝置,因此,在逼近彎道猛烈剎車時,杜卡迪很少出現后輪被鎖死的情況。

美玉微瑕
對于這些脾氣火爆的超級跑車,無論R1還是杜卡迪,在城市里跑都會很快發熱。R1的發動機溫度曾經一度達到109度,而且我只是多等了幾個紅綠燈,并沒有被城市擁擠交通堵太久,天氣溫暖但并不炎熱。
杜卡迪更糟糕,發熱比雅馬哈還厲害。我從A1公路駕駛到位于英國哈默史密斯的辦公室,這段路程約16公里,用時約20分鐘,但是當我抵達時,發動機的溫度達到了107度。盡管就數值而言,杜卡迪溫度不像雅馬哈那么高,但是此時雅馬哈的風扇已經啟動并開始讓溫度下降,可是杜卡迪的溫度還在升高,而且2只警告燈已經亮起,其中1只顯示發動機過熱,而另外1只則提醒“風扇”。事后我們詢問杜卡迪,當“風扇”警告燈亮起時,是否意味著風扇仍未啟用,但是杜卡迪并未就此給我們滿意的解釋。
R1還有不少小性子。不知何故,R1著車較慢。按下啟動電鈕,電機需要轉上好幾秒,發動機才能著火;離合器嚙合時感覺比較模糊,你微擰油門,放開離合器桿,離合器嚙合時沒有多少的反饋信息。座位也設置比較高,平均身高的騎手只有踮起腳尖,才能勉強雙腳夠著地,這讓騎手在慢速駕駛時感覺不夠方便。盡管Panigale S的座高也不低,但相對R1來說會好一些。
按下啟動電鈕,R1要等電機運轉好幾秒鐘才能著車

但是,R1這些小性子仍然能夠讓人容忍,因為它還擁有討人喜歡的細節。比如在賽道測試時,好幾位騎手都贊揚R1聲浪很有魅力;相形之下,杜卡迪排氣管發出來的更像是噪音。同時,R1還安裝了可方便折疊的后視鏡,賽道競技時可以幫助減少風阻;2014年的Panigale1199也裝有折疊式后視鏡,但由于某些原因,最新一代的1299 Panigale S反而沒有。
R1的可折疊式后視鏡,在賽道上很實用

杜卡迪儀表盤就在騎手鼻子下

比較優勢
★彎道特點
杜卡迪和雅馬哈都很苗條很緊湊,設計得都很適合快速攻彎。它們的轉向集合設置都很激進,無論是賽道競技,還是公路上快速過彎,都很理想。
比較而言,杜卡迪總體上非常優秀,強橫的扭矩,讓你從出彎后火箭般奔向下一個彎道,存在問題是低轉速時感覺生硬一些。這點正是R1的強項,R1在全轉速范圍內都很酣暢,特別是在低轉速時表現得比杜卡迪更好、更流暢。
兩臺超跑都配置了出色的電子輔助系統,允許騎手進入彎道之后就敢擰動油門,而且感覺很自信!單輪行駛控制系統讓騎手解除后顧之憂,可在任何擋位、任何轉速猛擰油門。略微不足的是,R1在轉速接近紅線時換擋,感覺車頭有點顫抖。


★駕駛姿勢
兩只野獸都很輕,特別是跑起來之后很輕盈。杜卡迪的中段很苗條,便于騎手雙膝緊緊夾住;相對來說,雅馬哈略寬一些,但同樣構成極佳的攻擊姿勢,操縱起來不像1000cc而像是600cc!
杜卡迪的前導流罩較低,在賽道上,騎手能明顯感覺暴風沖擊肩膀。R1的前導流罩更高更寬些,風擋同樣更大些,高速防風保護效果好得多。盡管如此,R1同樣顯得很緊湊,坐上之后,讓騎手產生類似RV500之感!
★奔跑能力
趴在杜卡迪上,由于生猛的動力,你會感覺跑得比雅馬哈更快,但其實這只是個錯覺——真相是,綜合來說R1更加平順流暢,整段路跑下來,R1反而更快!趴在R1身上,你會感覺駕駛并不是全部,它還給騎手留出更多的時間,思考何時傾斜、何時換擋、何時加速……
比賽模式下,R1在8000rpm以上時引爆高潮

猛烈的動力,導致杜卡迪后胎過渡磨損

結論
是的,杜卡迪洋溢著獨特的意大利風情,優雅,流暢,別致,加速非常快。而且,杜卡迪輻射處強烈的賽車魅力,奧林斯半主動懸掛系統、超水平的布倫堡剎車、能升能降的快速換檔系統等,給你更多的比賽感覺。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不但是賽車血統、猛烈加速、激進攻彎,而且還要公路的柔順流暢,想要賽道和公路的整體綜合實力的話,那應該是R1而不是Panigale S。此前,我們提出過疑問,Panigale S是否值得比R1貴5800英鎊。最終,就我們的比較測試而言,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是不值得的。當然,這一結論并不適用所有騎手,理由很簡單:一是有的騎手水平很高,追求競技的極致性能;二是有的騎手并不在意實用的性價比,而在意于賽車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