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00公里來體驗18年款的獨到之處。原來本田當初并非計劃打造一臺豪華休旅車
談起本田金翼的歷史,你會發現車款的發展相當戲劇性,在1975年、第一代GL1000本田金翼發布時,在外型上完全沒有現在休旅旗艦的設計元素,當時本田只想打造一臺具有特殊動力心臟、搭載水平對臥四缸引擎的大排量摩托車。圓燈、無整流罩的造型,讓兩側的汽缸頭更為突顯,對于本田來說,這是一臺在引擎技術上做出突破的指標車款。GL1000在市場上立刻造成旋風。
1975年初代GL1000其實只是一般的街車型式。
然而引起開發人員注意的,是大部分車主會將愛車加上整流罩及行李箱,打造成休旅式樣。在五年后推出大改款車型時,新一代的GL1100就多了GL1100I三行李箱版本,成為半整流罩外加高風擋的巡航車款,并曾在1983年升為GL1200,排氣量略增1182c.c.。
1980年改款的GL1100
1983年升格為GL1200,排氣量略增1182c.c.。
在經過幾年的發展,真正讓本田金翼成為豪華休旅車款代名詞的則是在1988年所發布的GL1500,新一代車款將四缸水平對臥引擎升級為六缸水平對臥引擎,動力輸出更為強大且平順,搭配新設計的車架,使這款豪華休旅車更具備長途的舒適性及操控性。下一代新車在2001年發布時,排氣量升級為1800cc.,這款車的產品壽命更長。
現在多數人對于GL車系豪華休旅的印象,來自1988年登場的GL1500。
2001年排氣量來到1800c.c.,這一帶也是最常青的一代GL車系,共17年。
你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從2001年發布最后一代本田金翼,直到2017年底,總計17年的期間,中間除了加入兄弟車型,增添配置、安全氣囊之外,并無大幅度的更新。也讓這一代的GL1800,幾乎可以說是車壇上的經典、長青車型!除了本身設計相對成熟之外,GL1800也走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想這也讓本田不敢輕易在這款高價豪華車款上做出大改款的決策,但也使GL1800的銷量開始走低。終于,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在2017年底的EICMA米蘭車展,本田推出令人眼睛一亮的全新本田金翼。2018年的新款車搭載了新一代七速DCT、全新結構的前懸掛及科技化的騎士輔助系統,就和我一起來體驗、了解,這引領本田未來方向的黃金羽翼吧!來到德州,這里什么都大
Fredericksburg welcomes 本田金翼 riders。“EVERYTHING IS BIGGER IN TEXAS!”在德州,東西都變大了!第二次來到德州奧斯丁的我,早已有如此的認識。這里土地遼闊,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的州,州內的最遠距離將近一千三百多公里,騎車的話,要騎快兩天才騎得到??!選擇在此讓媒體測試新款本田金翼,想必也是要展現新車款舒適的巡航特性。若將兩天一夜的行程加總起來,足足有700km,是我參加過最長距離的新車測試路線。但在德州公路上,視野開闊、道路綿延不盡,這數字真可說是小菜一碟,再加上本田金翼舒適的騎乘特性,旅程中完全感覺不到有任何疲憊。
雖然這次試車里程足足有700公里,但本田金翼舒適的騎乘特性,完全感受不到疲憊。
首先來談談我對于新款本田金翼的印象,第一眼看到新車時,不需要知道車名,你可以百分百肯定這是GL的后繼者。在外觀上,新車傳承了所有舊款車的基本元素,這包含了豪華休旅車的騎乘配置、三行李箱的設計、寬大結實的車身造型及向兩側突出的三缸汽缸頭。這些要素都再次彰顯了本田金翼之名,但新車仍有諸多不同的細節,在改采LED大燈之后,車頭燈的神韻加入了濃烈的科技感,且從正面來看,新款車在視覺上變得更為窄瘦,若往后延伸,車身線條都被拉的更為緊實。倘若看得更仔細,則會發現新款車在前懸掛部分有很大的不同,原本伸縮式前叉的設計已被雙橫臂懸掛機構所取代,這也正是新車發布時,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2018年的新款本田金翼選擇在此發布,除了美國是新車的主要市場之外,德州什么都大的風格更切合本車的開發主軸!
18年GL1800(右)在外觀上繼承了前代GL1800的元素,幾乎一眼就能認出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但卻更具科技感。
LED化的車頭燈,增添不少科技感。
新一代GL1800
GL1800豪華的中央控制系統,依舊使用實體按鈕設計。
進一步完美實現想要換檔、卻不想換擋的想法
在技術簡報及一夜的休息后,我終于能跨上新款的本田金翼,發動引擎、奔馳在德州的公路上了!新車的動力來源,依然是六缸的水平對臥引擎,這顆動力心臟搭載于本田金翼上已有相當的時間,技術部分成熟。配合新車款的發布,引擎部分也做了一些設計更新及重新調教,動力帶比前代車款更為寬闊,最高馬力也略為提升。
GL1800全新的水平對臥六缸引擎,HONDA也為其搭載了第三代七速DCT變速箱。
然而真正讓我有感的,是全新第三代的七速DCT變速箱。如果回想起之前在臺灣測試舊款本田金翼的印象,所搭載的手排五速變速箱,結實的換擋感,仍非常清晰。由于GL的動力心臟擁有寬廣的扭力帶,因此原廠在舊款車上搭載五速變速箱,降低換擋頻率,但造成的加速時的段差感。除此之外,為了應付六缸引擎的強大扭力,變速箱各零件必須設計更為厚實,換擋時的震動感略大。這也是新款本田金翼發布后,讓我期待新一代七速DCT能為這臺豪華休旅車款的騎乘感受,帶來明顯的提升了。從數據上來看,七速DCT能對應更廣的速度范圍,同時在低速提供更綿密的齒比,換句話說,新一代車能有更好的巡航油耗、同時也展現更好的加速性。與前一代DCT來做比較,原本換擋時會有的震動及作動聲在新一代的DCT已經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為連續、穩定的加速力道,讓巡航加速的體驗更上一層樓。
HONDA第三代七速DCT變速箱的內部結構。新一代GL1800上的第三代DCT表現相當滿意,與前一代傳統五速變速箱相比,有著非常大的感受差異。
事實上,新一代的七速DCT變速箱并不足以完全解釋騎乘感的進化,新款本田金翼的線控電子油門設計可以搭配四種騎乘模式,有不同的表現特性。例如在雨天模式之下,系統會緩和真正節流閥的開度,換句話說,騎士不需要有細膩的油門操控技巧,在電腦的輔助之下,動力會有更平順的輸出方式。除了動力輸出的細膩度增加之外,當騎士收油門時,電子油門會在電腦的控制之下,做更適當的關閉動作,這讓車輛不至于因為突然而來的減速將重心往前壓,后座也不會往前晃動、撞帽。電子油門除了搭配騎乘模式、DCT做出變化之外,另外也讓新款本田金翼的定速裝置有最佳化的表現。騎士可加減速按鈕、調整行駛車速,電子油門便能柔順地控制速度。這套系統除了讓騎乘更為輕松之外,實際上也讓車速更為穩定、旅程更為舒適,在安全部分,只要騎士使用剎車,定速系統則立刻解除。
新款本田金翼的線控電子油門設計可以搭配四種騎乘模式。
新懸掛設計給予的不只視覺沖擊
除了第三代DCT及動力系統所帶來的驚艷,這次在路試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新一代前懸掛的表現!2018年的本田金翼舍去過去伸縮筒式的前叉,改采雙橫梁式前懸掛(亦可稱雙A臂式懸掛)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解釋雙橫梁式的懸掛系統的好處,那就是懸掛機構及避震器被分離了。傳統前叉在受力時會影響作動,當本田金翼在減速時,前叉負擔了整車的重量,進一步影響前叉的表現。新一代的前懸掛系統將懸掛機構與避震器分離,避震器所設定的特性不會因為機構受力而產生變化。在騎乘本田金翼時,從騎士的視角便能看到懸掛機構因為路面狀況、不斷作動著,且相對懸掛的激烈擺動,車身卻是平穩地行走著。在激烈減速時,新一代的懸掛也能提供更好的防俯沖特性,并不會感受到傳統前叉常見的大幅度點頭現象,反而是有車身同步下沉,令人安心的穩定感。
新的雙橫臂機構懸掛也是GL發布后,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
圖中可以看出采用新前懸掛與傳統前懸掛,剎車時的前輪作動情況。新的前懸掛在剎車時,前輪是直接向上(紅色),傳統則會內縮(綠色),導致軸距明顯的改變。
除了懸掛的進化之外,新一代車款的操控性與過去有明顯的不同,簡單地說,變得更容易騎乘了!在德州公路上,當我們進入蜿蜒的山路時,幾個彎道之后,我幾乎忘記這是一臺車重達379kg的本田金翼,反而有些像是本田其他款較著重性能的旅跑車。首先,新款車的騎士位置往前移動了36mm,原本騎乘姿勢比較后仰、距離車頭較遠,在新車上則較貼近車頭。除此之外,再搭配懸掛的改變及車架輕量化及降低重心的重新設計,讓新本田金翼的入彎操控更為靈活且線性。這樣的改變也讓新一代的騎士騎姿與過去不同,過去座位位置較為偏后,同時握把位置也向后延伸,讓騎士呈現輕松、后仰的姿態。經過改變之后,騎乘姿勢則較為直立,雙腿也略為往后移動,騎乘空間略微局促。
新的GL1800更好操控,在彎道中,很難想像這是一輛379kg的“重型”機車。
新一代的GL1800騎乘姿勢較舊款直立,雙腿也略為往后移動,騎乘空間略微局促。18年新車款更顯智慧
2018年大改款的本田金翼還加強一系列的騎士輔助系統
騎乘模式
除了騎乘模式之外,系統還具備學習模式,依照騎士當下的騎乘、操作,給予適當回饋。
新款車提供四種騎乘模式選擇,包含TOURING巡航、SPORT運動、ECONOMICAL省油、RAIN濕地,除了前面提到DCT的換擋、電子油門行為會根據模式改變之外,循跡系統及電子懸掛都會依照模式有不同的調整。除了騎乘模式調整帶來明顯的差異之外,當我采全油門的方式起步后,接下來引擎都會維持較高的轉速,這表示系統有學習模式,除了四種模式設定之外,也會依照騎士當下的騎乘操作,給予適當的回饋。
循跡系統
不同于其他廠牌,本田金翼的防滑循跡系統做動時平順、不易察覺。
防滑循跡系統的基本表現與上述介紹的騎乘模式有直接相關,騎士也可以直接關閉系統,值得在此介紹的,是本系統以噴油量及電子節流閥來控制打滑。其他廠牌、車款一般使用點火及噴油量來控制引擎輸出,容易造成動力感受的明顯落差,但新款本田金翼使用噴油量及電子節流閥來抑制打滑,其實就像是系統默默地在打滑出現時,幫你略收油門,整體反應非?;槪瑤缀醪煊X不到系統在介入。
上坡起步及慢速行走輔助
在德州筆直的公路上騎乘本田金翼是一大享受!
在上坡起步時,會給予后剎車力道防止后滑,利用油門起步后則會自動釋放。需要移車的情況下,只要進入低速模式,便可以使用DCT的換擋按鈕來操作前進/后退,此時會聽到電子油門作動,引擎轉速微幅升起,讓車輛低速行走。
APPLE CARPLAY
汽車上有的科技內飾,新的GL1800也有!
新款本田金翼在儀表部分除了雙環速度/轉速表之外,更導入大面積的LCD液晶熒幕,可以在選單上直接調整車輛基本設定,也可以連結手機,播放音樂。2018年的本田金翼更是首輛導入蘋果CARPLAY的摩托車,可以直接使用手機內的音樂、通知、地圖等APP。
試車后記 余音繞梁
首次在米蘭車展見到新發布的本田金翼時,我心想,本田總算為這一代長青車款做了大進化,動作還不小,加入了DCT及新款懸掛。這樣的想法直到我參與活動、試駕到實車后,我才對新車有更進一步的認知,本田金翼雖然在外觀上并沒有大刀闊斧的修整,但以內涵來說,是完全重新設計、定位本田金翼這臺豪華休旅車款。更細節地去看新一代車款,本田累積了相當多技術投入,新車就搭載了60項專利,有些是貼心的小設計,有些則是二輪技術的革新。
實際在德州公路上騎乘過之后,對于新一代GL1800的改變有更強烈的感受。
此外,有兩件事相當值得玩味,在此與大家分享:首先,新車所搭載的DCT及雙橫梁式前懸掛都是近年傳出本田開始在賽道上測試的設計,我也認為目前DCT在賽道上對于車手來說已經有操作的優勢,但重量仍太重、規則也不允許,如今兩者同時導入在本田金翼上。其次,本田金翼無疑是豪華二輪車的典范,而在新車我們也可以看出本田開始導入一些汽車上的設計思維,包含前懸掛設計、智慧型操作、CARPLAY等導入,我想這也是本田有別于其他摩托車廠的強項。最后,我也預見DCT未來的發展,以DCT+電子油門+騎乘模式所呈現的是全新的騎乘體驗,而第三代DCT將如何導入NC系列等中低價位車款,甚至在何時會開始結合性能賽道車款,都是我渴望得到答案的!
試車途中的小插曲,美國郡警本身也是位騎士,一眼就認出這是最新款的GL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