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上的國度:越南
曾經看過越南影視劇或者對越南的風土民情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會發現,這個國家有一個特殊的外號——摩托車上的國度。這是因為,越南地處東南亞地區,過去幾十年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不論是在城市里還是鄉村中,道路都比較窄,那種彎彎曲曲的小街道很多。而且普遍路都比較坎坷,所以騎摩托車就成了一種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南地處熱帶地區,一年四季溫度都比較高,所以就算整年騎摩托車都不會感覺到冷。除此之外,越南的經濟近十幾年才大幅度的有所提升,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越南人民的收入普遍都不高。據一個調查顯示,越南一個普通民眾的月薪不過就是550萬越盾左右,折合人民幣也就1600元出頭。
這樣的工資水平,在中國已經是相當低了,所以對越南的普通人來說,買一輛小汽車就變得十分奢侈。而摩托車此時就正好滿足了需求,既有實用性,又有經濟性。也正是因為如此,摩托車在越南十分流行,越南的孩子年滿16歲之后,家長都會為其買一輛摩托車。而且,就像現在中國的年輕夫婦結婚時,需要買車一樣,越南的夫婦結婚時也會用一輛摩托車當嫁妝或者彩禮。
據統計,越南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摩托車數量最多的國家,在全國約9200多萬的人口中,就有4500多萬輛摩托車。
中、日摩托車霸主爭奪戰
但遺憾的是,在現在越南的大街小巷中,很難發現中國摩托車的身影,幾乎都是一些日本品牌。而越南的摩托車市場,是目前僅次于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第四大摩托車市場,2017年共售出摩托車的數量約為328萬輛,消費的潛力不可謂不大。而中國在這個市場的缺席,損失的不光是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國際影響力。
但將時間倒退回幾十年前,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越南,鋪天蓋地的都是中國品牌的摩托車。而這些中國品牌,卻不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最先進入越南市場的摩托車品牌是日本的,有數據顯示,1998年日本占據了整個越南摩托車市場的98%,可謂是形成了壟斷。但是在1999年,中國的摩托車便翻山越嶺,“開”到了越南,開始與其他國家一較高下。
當時,中國的摩托車售價比日本的低1200~1500美元左右,比韓國低700美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價格優勢,使得中國的摩托車迅速俘獲了一大批“粉絲”。此后,短短三年時間,中國摩托車在越南的市場占有額達到了80%,2002年,僅重慶一個市的摩托車出口額就高達3.2億美元??梢哉f,中國的摩托車完全戰勝了日本。
失敗的價格戰
但是好景不長,中國摩托車瘋狂的價格戰不僅戰勝了日本和韓國,還戰勝了自己的兄弟企業。一時間,有大量的中國制造摩托車開始進軍越南市場,不光如此,它們還在越南本地建起了生產廠,光重慶的品牌就有20余家。這樣的惡性競爭,使得中國摩托車的價格戰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取客戶,必須把售價一降再降。
但更糟糕的是,降低價格的同時還降低了產品質量,一些生產廠商只注重往出賣卻不注重售后,更有甚者,還會偷工減料,為了降低成本選擇一些質量差的零部件。盡管越南人民發現中國的摩托車更便宜,但是同時也發現,質量更差。一些日本、韓國的摩托車使用壽命甚至可以達到中國的三、四倍,而且售后也更完善。所以,很快,中國摩托車就被越南人民排斥甚至淘汰,永遠失去了越南這個廣闊的市場。
致命的短視行為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國企業的“短視行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口碑和名聲的建立。見微知著,這樣的案例令人痛心,也讓人警醒,更為其他企業樹立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戒掉急功近利,腳踏實地,或許才能讓中國制造更好地走向中國創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