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經歷一年的過渡期后,“新國標”正式實施,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全新起點,市場格局出現諸多變數,對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電動車行業被摩托車行業視為發展中的最大競爭對手,沒有之一。電動車市場的逐年繁榮強盛,不斷蠶食著摩托車的市場份額??梢哉f,摩托車行業想要止跌回升,重獲新生,除了推動自身轉型升級之外,很大程度上要仰電動車鼻息。而如今,“新國標”正式實施已近滿月,市場現狀究竟如何,企業是否因此獲益?電動車政策管理的不斷加強,又將給摩托車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電動摩托車被一直看好的發展潛力,是否會讓摩托車企業發生轉折,抓住良機,尋找到全新的市場增長極?
復蘇中的變數與挑戰
今年是中國經濟復蘇的關鍵周期,也是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和挑戰性最為明顯的周期。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但同時,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受到沖擊,國際金融市場震蕩,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給很多出口型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經濟轉型陣痛凸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
受宏觀環境變化影響,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同樣面臨著下滑趨勢。2018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為2589.92萬輛,較上年減少了500余萬輛,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電動自行車行業利潤總額出現了大幅縮水。同樣,2018年我國摩托車工業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及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行業產銷總體表現較為低迷。全年行業產銷摩托車1557.75萬輛和1557.05萬輛,比上年下降9.15%和9.13%。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1396.67萬輛和1395.54萬輛,比上年下降7.47%和7.5%;全行業摩托車出口730.92萬輛,比上年下降2.7%。從數據上看,無論是電動車還是摩托車,整體市場形勢都十分嚴峻。
不過,從電動車企業的銷量數據上看,整個市場仍然保持著穩定發展的現狀。雅迪與愛瑪兩大領軍品牌均保持在400萬~500萬輛的區間,尤其是雅迪,去年銷量同比大漲25%,高達503萬輛,驚艷全球;新日、臺鈴、綠佳、綠源、金箭、小刀等優秀品牌年銷量也都突破百萬,表現亮眼;立馬、新蕾、綠能、歐派、新大洲、五星鉆豹等品牌發展勢頭迅猛,積極尋求后發制人。主流企業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與行業政策調整的關鍵時期,始終堅持自身既定的發展道路,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市場格局仍然相對穩固。
今年,從外部經濟環境而言,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正在增加,作為全力支持并深度參與全球化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勢必會面臨更多經濟風險,承擔更多不利影響。而就內部經濟環境看,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穩定性仍然存在,也仍將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雖然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并沒有改變,但在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形成疊加的情況之下,容易造成一些隱患與矛盾,突出表現在小型車輛制造業上。
同時,隨著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正式實施與今年7月1日摩托車“國Ⅳ”標準過渡時期截止,轉而全面進入“國Ⅳ”時代的重要時間節點到來,國內小型車輛行業將在今年面對兩大政策交匯帶來的波動影響。因此,無論是電動車行業,還是摩托車行業,在未來的日子里,止跌回暖、轉型升級的道路依然是布滿荊棘,困難重重。
“新國標”落地并不平穩
“新國標”落地正式實施即將度過一個月,但從行業到市場再到消費者,對于“新國標”仍然存在很多疑問,政策解讀不足與引導方向偏離讓企業充滿迷茫,難以適應。同時,部分體量龐大的區域市場存在屬地政策,與“新國標”存在內容沖突;企業“超標車”庫存大量積壓,短時間內難以消化;政策標準的全面提高讓很多綜合實力較弱的企業難以匹配,市場競爭存在變數;消費者對于更換“新國標”產品仍然持觀望態度,終端銷量未出現井噴……種種現象表明,“新國標”的正式實施雖然從宏觀層面上代表著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提檔升級、創新革命,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但落實到企業、市場、商家以及用戶層面,卻表現出推進緩慢、水土不服甚至多方角力的尷尬局面,從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人對于“新國標”嘴上高喊著“支持”,心里卻依然打著“擦邊球”的如意算盤,政策的切換更替道路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
南寧,曾經被稱作“騎在摩托車上的城市”,如今變成“騎在電動車上的城市”。依托地勢平坦的地理條件優勢與龐大的務工人群紅利,南寧成為諸多電動車品牌爭相競逐的高地,如今市區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接近300萬輛,數據十分可觀,且保持穩定上升態勢。而在“新國標”正式實施后,給當地電動車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商家一邊是店鋪內無車可賣,另外一邊則是大量超標車積壓倉庫,難以消化,而消費者也是緊緊捂住錢包,消費需求降低,市場發展的積極性遭受嚴重打擊。從南寧交警支隊車管所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從4月15日~4月30日,半個月時間南寧全市共注冊上牌新國標電動車65輛,平均每天賣出4輛左右。而在4月15日之前,購買的舊國標車每天的上牌量有1900輛~2000輛,即使在平時,每天的銷售量都能達到100輛~200輛車,據悉,南寧市場的大小品牌數量超過50個,但在“新國標”實施后,大量品牌面臨著斷崖式下滑的巨大風險,甚至很多品牌銷量迅速歸零,導致店鋪接二連三的關門歇業,整個市場門可羅雀,令人唏噓。
“新國標”實施近一個月,昆明電動車市場也遭遇到嚴重沖擊。“有些商家垮了。”云南省電動自行車商會副秘書長陳正學用這6個字概括了電動車市場一個月來的變化。昆明云紡電動車城于2015年開業,最初幾年,由于電動車市場消費需求旺盛,銷量增長勢頭明顯,很多品牌都紛紛進駐,形成了規模龐大、影響力廣的電動車集散中心,但是到今年4月,由于租賃合同到期,以及“新國標”實施帶來的銷售壓力,很多商家紛紛選擇撤出車城。而在未來,云紡電動車城將規劃為美食中心,曾經的標桿性電動車市場轉眼埋沒在歷史的滔滔長河中。在其他零散的專賣店走訪中可以看到,多數電動自行車店鋪均已擺上了符合“新國標”的車型,價格在2000元~5000元不等,但可供選擇的品牌和型號相對較少。在消費者購車時,銷售人員也都主動出示車輛合格證及昆明交警發布的合標電動車信息進行促銷,但效果不甚理想,很少有人購車。“很多都是來看一看,最后都會覺得不實用而放棄。”一位商家介紹,大部分商家生意并不好,但也有個別品牌商家銷量不錯。在昆明西昌路和環城西路都有很多電動車商家停業,剩下的商家感嘆:“生意不好,做不下去了。”西昌路一家雅迪電動自行車商家售賣情況相對較好,從4月15日至5月13日,該店賣出近80輛“合標”車。但商家坦言銷量大不如前:“一個月的銷量還不如以前一周的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國標”車型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部分“非國標”二手車市場卻十分紅火。4月14日,是“非標”電動自行車落戶的最后一天,由于擁有大量庫存,部分商家玩起了小聰明,選擇先給車上牌,再于4月15日以后當做二手車出售,由于之前庫存太多,而新國標執行后又不能把非標車擺在店里賣,就只好先上牌,再當做二手車賣。而這些嶄新的“二手車”,售價比新車高出近千元。在商家出示的銷量登記簿上記者看到,在4月15日以后,該店不僅售賣了不少合標車,也售賣了兩輛非標二手車。
南寧與昆明市場僅僅是國內諸多電動車市場的兩個點,但卻反映出如今整個電動車行業對于“新國標”政策的極為不適應,甚至反抗。很多消費者都表示,以前的超標車,車型大,速度快,續航里程長,騎起來十分方便省心,而國標車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優勢。這種前后落差讓“用腳投票”的消費者自然不再買單,終端銷量不振也在情理之中。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新國標在2019年4月正式實施,但大多數商家在年初時就已經與廠家簽了銷售合同,廠家與配套廠又是在上一年年末簽訂采購合同,層層遞增,加上商家錯誤估計“新國標”政策影響與市場反應,最終訂車過多,庫存無法消化,同時新品也無法承接上市,導致大量商家選擇撤離終端,打亂整個市場正常秩序。
另外重要一點,由于“老國標”發布時間過于久遠,其內容標準已經跟不上企業發展與市場需求,所以在過去幾年里,針對老國標電動車與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脫節的大環境下,各個省市開始在老國標的基礎條件上,制定了適合當地的上牌條件,建立了各地的銷售目錄。只有進入目錄,才能順利上牌,“新國標”發布后,3C認證制取代了原來的生產許可制,意味著只要符合3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就符合新國標,合法生產、銷售和上路,而這也直接宣告了地方目錄制的破滅,但在“新國標”實施過程中,很多城市依然強制要求企業必須申報本地的電動車目錄,否則即便品牌有3C認證也不允許銷售。這種不符合政策的規定,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也讓消費者上路權得到了約束,同時也不斷加重著商家背負的壓力,加速著商家離開的步伐。
總的來看,“新國標”正式實施一個月來,電動車行業從企業到終端、從生產到銷售、從老板到用戶,都表現出迷茫、徘徊,甚至抗拒與不知所措的情緒,對于政策規定,領軍企業可以憑借著強大的綜合實力快速過渡,依然保持著穩定態勢,順利過渡,但大量的中小企業卻無法匹配標準,導致銷量下滑,嚴重者直接被淘汰出局,這對于年產銷量過千萬的產業來說,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巨大損失。同時,“新國標”推行進程緩慢,容易給市場正常發展秩序造成一定沖擊,滋生不法違規現象,擾亂競爭格局。從這些方面看,“新國標”的未來依然存在諸多改良優化的空間。
摩托車的轉折點是電摩嗎?
電動車新國標的正式實施,無疑引發國內電動車市場格局的大變革,而對摩托車行業而言,這項新政策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從2008年以來,中國的摩托車產銷量在經歷了黃金巔峰之后,開始了斷崖式下滑。從最高年銷量的2000多萬輛,逐年下降,到現在不足1000萬輛,行業形勢十分低迷。而在諸多原因之中,電動自行車的興起被認為是造成摩托車銷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對摩托車行業而言,這樣的局面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競爭,更多的是在一種不公平的環境下造成的。眾所周知,電動自行車與摩托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不用上牌照,而后者需要上牌照。因此,許多用戶出于成本的考慮,選擇了電動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與此同時,由于標準的落后,也導致了許多超標自行車的泛濫,而電動自行車的新國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從去年年初公布“新國標”到今年4月正式實施,摩托車行業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電動車政策更替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其中最關鍵的是,原本籠統歸為一類的傳統電動自行車將重新劃分為三大部分——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非機動車)、電動輕便摩托車以及電動摩托車(機動車)。這份顛覆傳統認知、推動巨大變革的“新國標”一經發布,便引來了國內電動車行業的極大關注和熱烈議論。相比于20年前模棱兩可的“老國標”,此次“新國標”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影響意義都實現了巨大突破,尤其是在產品種類劃分上符合了市場主流發展趨勢,盡可能地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選擇環境。同時,這樣的變革,也讓產銷量逐年下滑、亟需轉型升級的摩托車行業看到了機會。
接下來在1年~3年內,國內電動車市場將迎來一次大洗牌,超標電動車將在平穩過渡后被逐步取締,沒有資格進入電摩競爭領域的工廠和經銷商只能轉入地下,直至消亡,屆時,取而代之的只有兩種車型:一種是劃為非機動車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另一種是電摩和輕摩,按照全國2.5億電動車市場保有量和每年3000萬輛年產銷量發展速度,這部分市場即將迎來一波換購大潮,而后者就成為摩托車企業發力的方向。
“我認為未來摩托車將會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高端的休閑娛樂產品,第二種就是城市代步的產品,中國的電動摩托車最后主要集中在城市短途代步功能。”對于電動摩托車的發展方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托車分會秘書長李彬這樣認為。事實上,城市通勤代步這一需求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提出,但由于彼時很多企業更看重通路產品的銷量,對小眾需求不甚在意,也導致很多潛在消費者轉投電動車懷抱。近年來,隨著摩托車產品向休閑娛樂方向轉變,小排量的通勤代步車也逐漸受到大家關注和追捧,企業也都順勢而為紛紛發力,電摩自然能夠在這一領域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因此,“新國標”在規范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同時,也順手拉了一把摩托車行業,對于摩托車企業來說,電摩拿到新的“出生證明”讓處在產銷低迷疲軟時期、面臨轉型升級必然要求的摩托車行業出現了新的轉折。從摩托車領軍企業的統籌布局上,已經可見一斑。
宗申在電摩產業的布局上先行走出了第一步。2016年就正式推出了旗下高端電動車品牌森藍。森藍定位于全球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以“技術,驅動樂趣”為理念,以森藍 O2/氧 、森藍 B1/藍調、 森藍 Z1/極刻和森藍 X1為代表的產品不斷進取,已經基本覆蓋各階層市場,樹立起良好的市場口碑和產品形象,在國內電摩行業已然躍居前列。
行業龍頭企業豪爵對電摩行業同樣有著濃厚興趣。在去年9月的摩博會上,豪爵首次將一輛名為“EM-1”的電摩與自家頭牌摩托車同臺展出。這款車采用高品質鋰電池,時速可達70公里,續航里程可達100公里。當然,除此之外,它還采用了很多先進的設計,比如兩種充電模式,無鑰匙啟動等。做高端、做品質、做一流的電摩產品,豪爵有著強大的綜合實力做背書以及先入為主的優勢。在未來發展中也將帶來更多電摩車型。
隆鑫聯合國內優秀的電動車企業——虬龍科技,共同打造出了一款高性能,高顏值,且國內最快量產電動摩托車——無極•白幽靈。白幽靈作為隆鑫推出的無極品牌第一款高性能電動摩托車,也成為中國高端電動摩托車市場的領軍者。
五羊-本田凈原電動車同時擁有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雙重資質,目前已全面布局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三大領域,相關產品均已全部取得電摩3C認證。今年凈原也相繼上市了多款符合“新國標”的新產品和改良產品,深得好評。
此外,從近幾年數據上看,2010年開始到現在,整個國內電摩行業的規模、產銷量、增長幅度、所占市場比重一直都處于上升態勢,雖然有時增速并不是爆發式,但總體向上的箭頭依然反映出市場對其充滿信心的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對于電摩產品的需求也在逐漸擴大,企業也對電摩產品的市場前景普遍持樂觀態度。在大多數人看來,電摩的產品特性能夠很好地貼合山地與丘陵地勢地貌,同時兼顧中長途續航,更有優于傳統燃油摩托車的經濟環保,因此在中西部以及南方地區廣大的農村及城鄉結合部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而這,也正是目前摩托車企業最渴望的市場潛力。
因此,無論是從政策扶持引導還是行業轉型升級需要上看,電動摩托車必然會成為摩托車行業抓住政策更替良機、創新變革突破、實現銷量止跌回升的重要動力。尤其是在“新國標”政策推進較為緩慢,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仍處于磨合適應階段時,更應該注重電摩產業的發展,才有機會重新奪回過去被電動車搶占的市場份額。
從“新國標”的月考成績中看,正式實施后帶來的巨大影響讓國內電動車行業在今年發展中面臨著復雜性與不穩定,市場前景不甚明朗,但同時也給予摩托車行業一個機會——電動摩托車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回歸市場視野,并由此搭上新能源大潮的快車,成為未來摩托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摩托車企業在發展電動摩托車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全新的競爭。在這個過程中,摩托車行業與其他行業既互相比拼,又相互融合,行業的變革也將越來越快。面對這樣的發展形勢,需要摩托車企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與時俱進,才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潮流,最后引領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