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裝置方面,立式和臥式單缸發動機、V型雙缸發動機、并列雙缸發動機、水平對置雙缸發動機、并列三缸發動機、水平三缸發動機、并列四缸發動機、V型四缸發動機、V型五缸發動機、并列六缸發動機、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等,各種汽缸結構應有盡有;汽缸排量方面,從代步的50mL,到超過2000mL的凱旋“火箭三缸”,可以從輕量級、中量級、公升級的三個量級中,細分出數十個不同排量類型;動力性能方面,當今的超級摩托車的峰值功率,已經齊刷刷地超過了147kW;速度方面,最猛的川崎H2R憑借機械增壓的并列四缸發動機,可以跑出超過400km/h的極速……
顯而易見,現代摩托車已經站在了一個技術高點上。如何突破極限?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毫無疑問,探析全球摩托車的發展潮流,是騎手、行業所共同關心的話題。
PARTA新能源新動力
很多有遠見的摩托車廠家已經看到傳統動力裝置面臨的新形勢,未雨綢繆地從事新動力研發,紛紛推出了新型的動力裝置,甚至就連向來以保守著稱的哈雷,也推出了電動摩托車Livewire。雖然受制于技術、材料、成本以及騎手習慣等,這些新動力裝置尚不能撼動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摩托車統治地位,但是已經顯示了勃勃生機和廣闊應用前景。
●電摩&寶馬C evolution
很多騎手對電摩存在偏見——這不就是代步工具嗎?電摩是摩托車嗎?隨著寶馬Cevolution駕到,騎手必須糾正自己的偏見,交警必須重新考量失誤的決策,因為,這臺電摩具備相當于600mL排量發動機級別的強悍加速性能!
C evolution造型優雅、節能環保,但是你不要被它時尚而彬彬有禮的斯文外表迷惑,因為這是“披著羊皮的狼”—— 0~4500r/min持續輸出的72N·m扭矩,這讓Cevolution起步加速變得很強勁,無論是在很陡的坡道起步,還是搭乘后座成員時加速,都淡定如常!而且,由于拋棄了傳統的離合器和換擋機構,C evolution的加速過程不會因離合而導致的動力短暫中斷,讓騎手體驗到什么是真正的“一氣呵成”——沒有離合、沒有掛擋、沒有噪聲;只有加速、只有心跳、只有風聲!
●混合動力&比亞喬MP3 Hybrid
為了解決電摩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有的廠家采用折衷辦法,推出了實用性更強的混合動力摩托車,這方面的代表作是比亞喬MP3 Hybrid。它以汽油發動機為主、電動機為輔,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動力高度融合,由精密的管理系統VMS根據性能和油耗的最佳平衡方案,決定從發動機和電動機中“抽取”出相應比例的功率,可以實現四種動力選擇模式。
混合動力模式:當騎手需要猛烈的加速時,發動機和電動機“并肩作戰”一同發力,大約由發動機出力60%、電動機出力40%,讓MP3 Hybrid的加速性能比常規的發動機提高了30%。
混合充電模式:屬于正常的巡航模式。在此狀態下,MP3 Hybrid默認將發動機作為“主力軍”,電動機則“補充給養”,由發動機向鋰離子電池充電。
全電力模式:當騎手不希望MP3 Hybrid噪聲擾民,或者汽油已經耗盡的時候,可以切換成全電動模式,這時鋰離子電池可以支持約20km的續航里程。實現這一轉變很簡單,按下車把處的按鈕將發電機關閉即可。
倒擋模式——由于MP3 Hybrid較大較重,因此像汽車一樣配置了倒擋功能,主要適用于在狹窄的場所調頭。倒擋模式異常安靜,因為這時只有電動機在“單槍匹馬”地獨自工作。
PARTB智能化襄助深度掌控
采用機械增壓的H2R,最大功率已經已經超過223.7kW,而常規自然吸氣的1000mL級排量摩托車,超過100kW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換句話說,在動力方面,現代摩托車已經達到了巔峰,可以預言,如果不是借助新的技術,在現有條件下,量產型摩托車要在動力方面實現明顯的突破已不太現實。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代摩托車早已不再缺乏動力,而是需要強化掌控,以充分發揮現有動力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智能輔助裝置脫穎而出。
電子智能輔助裝置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動力或者速度,而是讓騎手更有效地利用動力,換句話說是幫助騎手跑得既快速又安全且舒適。借助電子油門、動力輸出模式、牽引力控制系統、快速換擋系統、發車控制、單輪行駛控制、防翹尾控制、電子巡航等電子智能輔助裝置,襄助騎手更有效地發揮動力,更深入地掌控摩托車。
●動力模式
基于電子油門,發動機可以根據不同的程序,實現不同的動力輸出特性。以阿普利亞Dorsoduro 750 Factory為例,這臺V2發動機提供3種動力模式,分別是運動、旅行和雨天,通過車把處的開關即可實現切換,從而有效增強不同駕駛條件下的動力匹配度。
這3種模式大異其趣,就像3位脾氣、秉性各異的伙伴,讓你充分體會Dorsoduro 750 Factory的豐富性格。運動模式屬于全動力輸出模式,當騎手擰下油門時即迅捷輸出強勁的動力,給你意到勁到的加速快感。旅行模式下動力輸出比較平穩順暢,適合長途漫游,為騎手創造輕松愜意的旅途。雨天模式其實是動力縮減模式,由于下雨時路面濕滑,輪胎與道路之間摩擦系數下降,因此適合切換到雨天模式降低動力輸出,以增強行車安全系數。
●牽引力控制系統
如果說動力模式是主動調節動力措施的話,牽引力控制系統則是被動式措施,即當傳感器監測到傳遞給后輪的動力過載時,迅速反饋信息,進而調節動力輸出。牽引力控制系統扮演著騎手掌控油門與后輪之間的“過濾器”角色,把不和諧的后輪打滑給“過濾”掉,從而創造更平穩的駕駛。以杜卡迪Hypermotard SP的牽引控制系統為例,運用了新版軟件,只通過控制點火正時來控制動力輸出,從而讓介入干涉變得綿密自然。這套牽引力控制系統提供8階干涉模式,從1階到8階干涉程度逐步增強——1階看管得最松,允許相當量的后輪打滑;8階看管最嚴,后輪稍有“風吹草動”,就主動介入消除打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