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摩托車商會發布了關于征求摩托車產業發展困難問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的通知,通知動員商會會員及生產企業積極提出建議及意見,由商會向上轉達,說明商會也開始積極行動,有所作為。自從發改委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1條措施后,是中國摩托車行業最有機會爭取本行業發展權益的時機,我總結了一些網友與生產企業人員的意見,與大家探討,希望對行業有利。
一、 強烈建議取消摩托車注冊登記戶籍限制;
我國人員流動如此頻繁,外出人員數量龐大,如果摩托車注冊登記限制本地戶籍,等于把外出務工或是流動人員摩托車消費的權利剝奪了,雖然有居住證可以辦理,但外出務工臨時就業人員很難辦到居住證,而且各地公安戶籍部門對居住證辦理有時間和數量限制。另外,汽車注冊登記都取消了戶籍限制,同屬機動車的摩托車沒有理由不取消。
二、 強烈建議取消13年強制報廢制度;
13年強制報廢制度是對早期小排量通路車型制訂的,那時候我國摩托車消費者保養意識淡薄,摩托車作為生產工具過度使用又缺乏保養的現象比較普遍,現在隨著制造技術的提升,摩托車從工具車向玩具車轉型,13年強制報廢制度顯然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摩托車使用環境。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相違背。如果取消強制報廢制度,不但維護了廣大車主的利益,也能促進二手摩托車市場的發展,并且可以讓廠家增加二手車交易項目,拉伸產業鏈條。
三、 強烈建議取消地方政府禁限摩政策;
地方政府禁限摩政策也是特殊時區的產物,顯然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侵犯了公民選擇出行交通工具的權利,隨著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解除禁限摩托車充分體現了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人性化管理的施政能力,西安解除禁摩就是最好的例證。
四、強烈建議出臺制止保險、金融企業對摩托車行業歧視條款。
現在金融企業不給終端摩托車消費者辦理消費貸款,保險企業不給摩托車主銷售商業險,摩托車特別是高檔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理賠難等,這些企業對摩托車的歧視無處不在,建議國家出臺政策制止金融保險企業對摩托車行業的歧視性條款,讓摩托車行業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摩托車租賃業,摩托車租賃業已在歐洲及東南亞非常普遍,而我國一直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有金融保險業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