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部釋放3大利好,放寬摩托車的限制,平衡民生需求和經濟戰(zhàn)略
摩托車是農村群體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更是高端玩家極為推崇的大玩具。解除摩托車限制,能帶動實體經濟,甚至摩旅經濟的發(fā)展,撬動萬億市場,既能給地方創(chuàng)造不菲的稅收,還能激活市場活力。公安部層面高度重視摩托車價值,為加速摩托車的向好發(fā)展,接連釋放3大利好政策,讓禁摩政策枷鎖得以松動,進一步帶動摩托車消費需求。
摩托車駕照年齡放寬至70歲:公安部將放寬摩托車駕駛證申請年齡政策寫入新規(guī),明確:2025年1月起,二輪、三輪摩托車準駕車型的申請年齡上限從60歲調整為70歲,70歲老人領取相關駕照,上路駕駛合法化。這一政策,豐富了70歲老人的出行方式,增駕摩托車、電摩、三輪摩托車等車型。70歲農村大爺持相關證件,用載客三輪載娃合法化,出行半徑再擴大。
摩托車登記全國“一證通辦”:憑居民身份證“一證通辦”,無需再提交暫住地居住證明,異地購車、上牌更便捷。這一舉措不僅方便了異地就業(yè)的老百姓購買摩托車,也極大地便利了二手摩托車的交易,惠及眾多群眾。
推廣電子化行駛證:公安部這一新舉措,旨在提升證件使用便捷度,更好便利群眾辦事出行,還能進一步提升交警部門處理違章的效率。車主可以通過手機出示電子行駛證,無需再擔心證件遺忘或丟失帶來的麻煩。
二、全國多地解禁摩,給摩托車開綠燈,春天才剛剛開啟
近年來,各地陸續(xù)解禁摩托車,2017年西安成為全國首個摩托車解禁城市,同年,廣州也由“禁摩”變成“限摩”。河北廊坊、濟南、青島等城市也紛紛加入解禁摩托車的行列中。當下,解禁或松綁摩托車城市還在增加中,河南信陽、綿陽紛紛松綁禁摩政策。
- 陜西渭南市:開放摩托車限行政策。
- 四川綿陽:解除禁摩令,城區(qū)禁限摩標識牌已拆除,存續(xù)24年的禁限摩令徹底解除。
- 廣東江門:不禁摩,單獨增設摩托專用道,成為珠三角對摩托車最友好的城市。
-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區(qū):宣布解禁摩,只要摩托車上牌、駕駛員持證,即可在城區(qū)自由行駛。
- 黑龍江:允許摩托車上高速,且東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北、湖北、貴州、云南、新疆早已允許摩托車上高速。
- 包頭:明確會根據(jù)當?shù)氐缆吠ㄐ械那闆r,適當調整限行條例。
- 河南信陽:2024年1月,河南信陽發(fā)出公告,取消部分道路“禁摩令” 。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解禁摩托車行列,意味著這一產業(yè)的春天已經開始。摩托車解禁不僅能夠緩解交通擁堵,還能帶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摩托車占地面積小、靈活性高,能有效分流汽車造成的道路壓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同時,摩托車產業(yè)鏈涉及制造、銷售、服務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解禁后將直接帶動這些行業(yè)的發(fā)展,釋放消費活力。
三、權威人士力挺取消摩托車13年報廢,杜絕資源浪費,釋放高端消費
摩托車本身屬于耐用品,而且現(xiàn)在使用摩托車的用戶群體日益高端,一張牌照甚至可達到幾十萬。作為高端玩家的大玩具,摩托車的使用時間往往不長,加上如今摩托車品質的不斷上升,13年對于很多摩托車來說,依然性能良好。權威專家學者和優(yōu)秀企業(yè)家,多次發(fā)聲怒批摩托車13年強制報廢這一政策。
- 清華教授李稻葵:曾表示摩托車13年強制報廢,相當于汽車里程2 - 3年的使用情況,強制報廢實屬資源浪費,血汗錢打水漂,實在違背民意,不尊重用戶私有財產。從經濟角度來看,取消13年強制報廢,不僅能撬動更大的市場需求,還能引導摩托車企業(yè)加速核心技術研發(fā),成為推動產業(yè)發(fā)展與升級的重大利器。
- 長城創(chuàng)始人魏建軍:則認為禁摩政策與經濟發(fā)展相悖,摩托車具有玩樂屬性,報廢期限的不合理,將抑制高端消費,不利于產業(yè)的發(fā)展,也不利于拉動消費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車不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一種休閑娛樂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不合理的報廢期限限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阻礙了摩托車產業(yè)向高端化發(fā)展。
網友對此也呼吁優(yōu)化報廢方案,歸納出以下3大方案:
各地制定的摩托車報廢年限,可根據(jù)排量分級、按照公里數(shù)來制定強制報廢規(guī)則:不同排量的摩托車在性能和使用強度上存在差異,按照排量分級并結合公里數(shù)制定報廢規(guī)則,能夠更科學地評估摩托車的實際使用狀況。例如,小排量摩托車通常用于城市通勤,使用強度相對較低,可適當延長報廢年限;而大排量摩托車可能更多用于長途旅行或高性能駕駛,使用強度較大,報廢年限可相對縮短。
將報廢年限放寬至18 - 20年更合理:隨著摩托車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現(xiàn)代摩托車的質量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其實際使用壽命遠遠超過13年。將報廢年限放寬至18 - 20年,既能充分發(fā)揮摩托車的使用價值,又能減少資源浪費,符合市場需求和技術發(fā)展趨勢。
取消強制報廢年限,變成引導報廢,或者通過年檢按車況逐步淘汰,非固定年限來決定報廢,才更科學合理:這種方式能夠根據(jù)摩托車的實際技術狀況和安全性能來決定是否報廢,避免了一刀切的強制報廢帶來的資源浪費和不合理性。通過嚴格的年檢制度,對摩托車的排放、安全性能等進行檢測,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車輛進行引導報廢或強制淘汰,既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
摩托車兼具動力強、續(xù)航遠、靈活性等優(yōu)勢,解決了用戶續(xù)航焦慮,以及停車難、高峰堵車等問題,補充群眾出行方式。此外,摩托車更是部分地區(qū),摩的哥和外賣小哥不可或缺的謀生工具。摩托車的發(fā)展,能帶動相關產業(yè)鏈以及摩旅周邊的發(fā)展,無論是經濟價值、使用價值、還是謀生價值,都是不可被忽視的。解禁摩托車,不僅能增進民生福祉,還能盤活經濟,更利于摩托車文化的輸出,利好諸多。各地理應響應國家利好政策,結合當?shù)氐匦魏陀脩粜枨螅m當放寬政策,因地制策,而非“一禁了之”,剝奪消費者多元出行需求。
綜上所述,2025年摩托車解禁有望成為現(xiàn)實,而取消13年強制報廢期限也已成為眾多人士的呼聲。隨著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摩托車產業(yè)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夠加入解禁行列,讓摩托車在合法、規(guī)范、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回歸人們的生活,成為城市交通和休閑生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chuàng)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