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在這春天里正緊張地開始,我們行業依然以其固有的模式在穩步發展。盡管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但對于我們傳統產業來說,因其傳統,因而也沒有大的波折,具有喜憂皆不形于外的沉穩,但沉穩的背后,大家也正在卯足勁頭,千方百計地開拓發展市場。
新的變革之后的《摩托車與配件》已經出了四個配件子產業的專題,通過這種形式的變革,我們對摩托車配件的微觀行業也有了越來越深入的了解。每一個子行業也都有做得不錯的龍頭企業,他們在這個子行業里通過橫向地拓展,觸角伸得也較廣泛。比如這一期是鏈條專題,其實不光摩托車用,電動車、汽車、工業機械....只要需要傳動的都有鏈條的身影。因而許多廠的產品也涉及了多行業,但是我們僅選擇與我們產業有關的產品做一般的技術報道;前沿行業作泛泛報道;市場運用方面則是盡可能以廣角報道。以前一些企業也在我們雜志上做過宣傳,因為我們認識水平淺,不容易突出重點品牌企業,因而在宣傳服務上也流于常規。但是通過這期專題后,我們了解到,像東華、恒久、順峰、雙獅、征和等都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而且這些龍頭企業后勁十足。他們不光在擴大產能生產;更是投入了相當的精力在搞科研;抑或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不光在做大更是在做強,假以時日,他們也會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對這些企業充滿敬意,他們是民族工業的脊梁。雖然納稅沒有房地產企業多,也沒有金融和地產業的風光,但他們沒有固步自封,也不滿足現狀,帶著創新和發展的精神趕德超日超美,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也正是因為有許多像這樣的實體產業,中國制造才能真正的做強。那些只制造虛的龐大GDP的、靠吸吮實體產業汁水而滋潤的和靠壟斷而光鮮的行業,在他們面前是多么的不堪。
我們摩托車及其配套配件制造企業,一直不被待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一部摩托車涉及到上百個子產業,這些子產業又連帶其它產業,相當于涵蓋了整個傳統的機械工業。從這個角度來講,摩托車——我們為你自豪和驕傲。我們每一個從業人員都不要妄自菲薄,要自信自尊。那我們在這個行業工作也自然就會覺得榮耀,這份榮耀也使我們更加執著和堅守,除了不離不棄,更要努力作為。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行業盛會就要在西安拉開帷幕。這兩個月也是我們忙碌的季節,我們要完成《西北市場指南》的編排和制作,這是原《三北市場指南》的升級版,將以前的東北、西北、華北三個地區的市場,獨立出來。因為目前西北摩托車及配件市場發展已今非昔比,西北五省,陜、甘、寧、青、新,每一個省的市場都有較大的變化,他們不是像華東地區越變越小,而是越變越大。市場的吞吐量、品種以及市場的規模和形象都在改變。大家在這次全摩會之后,不妨拿著我們的《西北指南》循著指南的方向到這些市場走一走,就會有更深的感知,甚至能給你帶來不少的商機。另外,我們還根據市場的新變化,將市場里的三輪車和電動車經銷企業也收錄在《西北指南》里,和我們雜志新的定位一樣,將相關的行業一網打盡。需要開拓西北市場的企業,在這本《西北市場指南》上做宣傳展示自己企業形象,一定會對得起你的投入。目前這本書也進入了編排倒計時,三月底就截稿印刷,需要宣傳的企業請盡快與我們總部及分布在各地工作站的人員聯系。
除了《西北市場指南》在會上投放,還有《會刊》由大會組委會分發給所有參會人員和企業,我們的四月期全彩雜志以及第七期《摩托車與配件外貿報》。我們的展位在1142,歡迎在會上領取,指南需要名片交換,其余隨到隨取。
今年下半年我們將根據全摩會的地址變動而變動,下半年我們出版兩本書籍——《華南(廣東、海南)市場指南》、第十二次《中國摩托車配件生產業大全》升級版。廣州是中國摩托車配件的出口窗口,《華南版》廣州部分內容繼續用中英文雙語出版。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